发布时间

搜索

经典家风家训 (19)
发布时间:2020-07-20     浏览量:4225   分享到:

小编说:
诵读经典家风家训,是“崇廉尚德——好家风润西安”系列活动的重要内容。西安纪检监察微信公众号推出“经典家风家训·云诵读”栏目,邀请我市社会各界人士代表,以中共陕西省纪委宣传部汇编、中国方正出版社出版的《经典家训品读》为主要诵读内容,传播以德治家、以学兴家、文明立家好传统,让良好家风促党风带民风,让崇廉尚德蔚然成风,欢迎关注。为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,传承经典家训,传播清廉家风,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,中共陕西省纪委宣传部组织编写了《经典家训品读》一书。本书分为立身修德、治家理政、读书教育、古今家风故事四个部分,通过书写对传统经典家训的深刻感悟,给人以启迪和激励。本书文风朴实,语言生动、精练,具有较强的思想性和可读性。

微信截图_20200716161820.png

今日主播:关茂慧

最是书香能致远


(作者  王彦玉)


天为大家分享的好家风篇目是《最是书香能致远》,选自《经典家训品读》,此书由陕西省纪委宣传部主编、方正出版社出版。《曾国藩家书》中有这样一则家训:“余不愿为大官,但愿为读书明理之君子。”意思是说“我不希望你成为达官显贵,只希望你成为好读书而明白事理的君子。”曾国藩是晚清四大名臣之首,曾创立湘军,发起洋务运动,是中国近代政治家、战略家、文学家。他不仅自身功名卓著,而且教子有方,他的子孙们在教育、化学、文学、艺术等多个领域都取得了不凡的成就。

1856年9月29日,曾国藩写信给九岁的儿子曾纪鸿说:“凡人多望子孙为大官,余不愿为大官,但愿为读书明理之君子。勤俭自持,习劳习苦,可以处乐,可以处约。此君子也。”曾国藩对于子孙人生的预期,不在于“功名富贵”,而在于“读书明理”。他认为功名富贵只是人生的物质表象,读书明理才是人生的灵魂核心。

中国古代提倡“耕读传家”,“耕”指耕田劳动,养家糊口,以立性命;“读”即知书达礼,修身养性,以立高德。曾国藩认为,耕读之家,最能维持长久。从古至今,有太多的例子,很多暴发户、富二代、达官显贵,迅速发财,又迅速破产,或迅速崛起,又迅速衰败。归根结底,缺乏与财富及权力相对应的品性和能力。而常读书的人,更能知晓人生的荣辱和无常,心有敬畏,胸怀苍生,常能保持温良恭俭,甚或达到伟大思想家、教育家孔子所推崇的人生最高境界“从心所欲,不愈矩”。人生达到一定的修养境界,就自然不会违背道德及法律法规。这样的人生,虽未必大富大贵,但最是久长。

《三字经》说,人遗子,金满籝。我教子,唯一经。意思是,别人都给子孙后代留下钱,我留下的只是教育后代的经书。知识是人类最宝贵的财富。父母留下的钱再多,如果子孙不长进,钱总有用完的一天,又有什么用呢?而书中自有修身、齐家、治国、平天下的道理,这才是取之不尽的财富。

林则徐说:“子孙若如我,留钱做什么,贤而多财,则损其志;子孙不如我,留钱做什么,愚而多财,益增其过。”这话说得透彻且超脱,子孙如果像我一样优秀,那么,我就没必要留钱给他,贤能却拥有过多钱财,会消磨他的斗志;子孙如果是平庸之辈,那么,我也没必要留钱给他,愚钝却拥有过多钱财,会增加他的过失。

人们常说:富养,穷养,都不如教养。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。善良勤俭的父母,不会教育出暴戾、奢侈的孩子。一个书香家庭,自然能熏陶出懂道理、识礼仪的孩子。家庭是社会的细胞,如果一个个家庭能浸润在书香之中,不断提高家庭的文明、和谐程度,那么,整个社会的文明、和谐便指日可待。

“忠厚传家久,读书济世长”,让我们把好读书的家风树立起来,传承下去。

关茂慧,西安市纪委派出航天基地纪工委纪检监察室主任。


审核:李   楠

制作:张钦堂

来源:西安纪检监察